嗨~艾瑞巴蒂! 我是“礦用液壓框架式起吊裝置” 我“爸媽”(邢東)喜歡叫我“變形金 […]
嗨~艾瑞巴蒂!
我是“礦用液壓框架式起吊裝置”
我“爸媽”(邢東)喜歡叫我“變形金剛”
5月3日,對“我”來說,是特殊的一天
這天,“我”正式在井下“安營扎寨”了
走,先來帶你們看看“我”的“新家”
怎么樣?是不是更能突顯我的“高大威猛”?
要知道,為了能讓“我”來到井下
我“爸媽”可是費了大功夫!
?
充填開采是“我家”的主要回采方式。
“我”沒來之前,液壓支架拆裝特別復雜
而且安全系數低,組裝速度慢
為了讓井下液壓支架拆裝變得簡單快捷
于是,“我”就來啦~
怎么樣?帥氣吧!
?
“我”由移動橫梁、行走裝置、主體伸縮框架組成。
“我”的厲害之處在于每組起吊裝置配備兩個電機減速機,通過鏈條傳動裝置實現液壓起吊裝置的移動工作。
?
每組礦用液壓起吊裝置配備6個起吊鉤,通過軌道裝置在12米范圍內可以實現橫移、縱移,自由滑動,起吊靈活方便,大大提高了支架組裝的速度;現場人員站在框架之外操作,四角起吊穩,降低了作業過程中的風險,也提高了作業效率。
?
“這個‘變形金剛’高大威猛,從井上運到組裝硐室安裝就很費周折,我們提前謀劃,做到萬無一失?!本C合預備區書記安書祥說。
?
因為“我”的大塊頭,可是讓綜合預備隊的兄弟們費了不少勁兒。
?
他們提前謀劃討論設備安裝部署和人員分工。安裝過程中,抽調井下優秀支架工進行設備散件井上組裝。同時,各個相關部門全力配合,加強生產保障各項工作;經過共同努力,“我”終于在井上試運轉成功。
?
如何最大限度的將新工藝與原有工藝的有機融合,實現融會貫通成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
井上試運行成功以后也暴露出“我”的不足之處:起吊裝置配備的軌道行走系統難以滿足邢東礦井下實際現狀。
技術人員結合井下現有的滑道工藝和礦用液壓起吊裝置原有軌道行走系統,大膽技術革新,為“我”設計出的新的行走路線。
?
“我”的新路線為分體式構造,由加長特殊橫擔與22公斤和38公斤軌道構成,既能滿足礦用液壓起吊裝置行走需要,又能滿足支架滑行需要,圓滿實現新舊工藝的完美融合。
?
11233組裝硐室及車場施工完畢后,綜合預備區的兄弟們便開始把“我”往井下搬運、安裝。為了讓“我”順利到“家”,他們在安裝工作伊始,就對運輸沿線進行大幅度的軌道調整。28°的坡度,“我”和我的兄弟們配合默契,未出現一起掉道事故。不到3個小班,“我”和“我”的兄弟們就把“家”里布置好了,還順利完成了井下現場的試運轉,快來夸夸“我”。
?
“礦用液壓框架式起吊裝置從需求意向到設備成型,再到安裝過程,設備的科技創新、施工的合理組織、安裝的精品質量是11233工作面安裝的亮點??此坪唵蔚脑O備改造,帶來的遠不止便捷和安全,還有高效,每天可以輕松的完成礦上要求的‘兩天三架’,為快速安裝和拆解支架提供了安全保障?!本C合預備區區長檀正平說。
?
文:張姣、李會英、琚青松? ? 圖:安書祥
?
責編:王明科? ? 編輯:張姣